淮安区法院探索“法院+公安” 双警联动新模式 共筑人民法庭司法安全“防护墙”

来源:淮安法院 郑学记 瞿棋 施河生      发表日期:2023-03-25 17:22:45      访问人数:

    近年来,淮安区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之路,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联通、巡逻联防、报警联网、处突联动等机制建设,探索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治的“法院+公安”双警联防联动新模式,不断优化提升法院及人民法庭安全保障能力,连续保持建队25年以来司法警务安全“零事故”。

一、搭平台强队伍,绘好党建共建“同心圆”

一是党建共建聚合力。法院法警大队和辖区公安分局、人民法庭与辖区内的派出所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联合开展“学习二十大共庆警察节”主题党日活动及“跟班学习拓视野学思践悟强本领”活动,通过党建理论互学、党建活动同行、岗位练兵共促等活动,加强组织互通、党员互动、资源互享、技能共促,不断推动法警、公安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正规化。

二是实战演练强本领。加强警务联动,与公安机关夯实涉案矛盾排查、快速出警处置、联合演练互助等联动联防机制,共同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水平。联合开展实战演练,每年公安内保大队等到法院指导工作10余次,选派优秀教官到法院、人民法庭开展培训指导和处突演练10余次,开展联合演练4次,公安实际参与协助法院处突20次。

三是提升能力促规范。以数字化、信息化来规范执法行为,借力“智慧警务”平台安排指挥、勤务,开启“云管理”新模式。加强上级通报、警示案例的学习,通过“安检窗口专项整治”“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队伍风险点排查”等增强全警的规范意识。开展“回头看”,定期反刍、以查促改,为警队正风肃纪提供有力抓手。2020年以来累计现场督察780余次,视频督察1460余次,对发现的问题在立行立改的同时,坚持周点评,月通报,执法规范度切实提升。

二、建机制强协同,打造联防联动“共同体”

一是构建“警情通”信息互联机制。法院与辖区公安分局、车桥、漕运、山阳三个人民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分别签订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全面加强合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安全形势,互通涉诉涉法安全信息,提升联防联动实效。法警大队与看守所建立“警务群”,搭建法警、监管民警之间的“连心桥”,畅通了刑事审判警务保障渠道,做到风险信息及时互通,提押、还押无缝对接,更加流畅。

二是打造“微网格”协作安保机制。在“网格+警格”建设中,公安机关将法院纳入网格重点服务单位。在党的二十大等重要窗口期,4名巡特警全天候在法院周边值巡警戒。法院枪弹室、财务室等重点部位均接入公安专网,法院和人民法庭之间架设有公安专线,院(庭)主要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监控6个,接入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打通了双方警情互联的断点,处置一般性报警16次。公安机关指导警队在法院内部推行精网微格管理,将全院分为20个网格,依“职能+区域”实行联防共管,保证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发现处置,该做法在市中院、省高院周报上刊发。

三是创新“啄木鸟”联合督察机制。建立联动督察机制,公安机关在依职能对法院进行安保检查指导的同时,安排内保大队、派出所负责人与法警大队对接,联合开展对法院、人民法庭的安全大排查活动,尤其突出对枪弹室、装备室、机房等重点场所的督察,已下发督察整改通知2份。

三、抓基层强基础,打造平安法治“聚能环”

一是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依托“警务指挥中心”项目建设,与公安机关“雪亮工程”共融共创,着力提升法院“智慧警务”水平。新建警务指挥中心集成监控统、科技法庭等系统,213个监控点基本覆盖全院和人民法庭。中心集成人脸识别报警、电子围栏、一键报警等安防系统,实现法院安全全域管理,全局可控。

二是推进“两大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淮安中院“两大工程”创建,围绕“五星前哨岗”创建要求,实施安检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公安机关在安检口特别设立警务室,法院安保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精致、细致、极致”工作要求,必要时协调公安机关参与,做好庭审保障、机关安保和应急处突工作。2020年以来,巡特警大队派警160余人次,承担法院周边警戒、审判场所保卫和审判法庭值庭任务,协助警队做好多被告人等重大庭审20余次,群访处突10余次。

三是推进“平安法庭”建设。认真落实最高院《人民法庭司法安全管理规定》规定,邀请辖区派出所参与,对漕运、山阳、车桥等三个人民法庭进行安全大排查,通过建设电子围栏、电子门禁、分区护栏、高层安全网等形式,加强周界防护、分区管理。实现3个人民法庭的监控视频与院机关和中院联网互通,法警大队每天不定时通过监控视频对法庭安保人员履职、装备使用等进行督导,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法庭警务安全管理,实现对人民法庭安全管理工作的远程监督和智能管理。(郑学记 瞿棋  施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