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法庭 在鸡毛蒜皮里筑守公平正义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日期:2019-10-22 21:22:26      访问人数:

当你看够了闹市里的车水马龙,

厌倦了繁华里的喧嚣忙碌,

是否曾想要隐居山林,

以蓝天白云为友、以绿树青山为伴?

洛宁县法院长水法庭的干警就“享有”这样的“福利”哦。

但你以为他们过的是“坐看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的日子么?

嘻嘻,先卖个关子。

就让小编来带你慢慢揭开长水法庭的神秘面纱吧……

走进洛宁县法院长水法庭,你会发现这是一所极具生活气息的法庭,它坐落于洛书东路与323省道交叉口西100米,庭外绿林悠悠,庭内鸟静虫鸣,院内瓜果蔬菜成排,楼上厨具餐具齐全。法庭设有立案室、审判庭、调解室、律师室、干警宿舍、小厨房等功能区域,现有干警4名,年均办案近300件。

长水法庭下辖7个乡镇,辖区面积1068.9平方公里,是洛宁县法院3个派出法庭里地处最偏远、管辖区域面积最大的,也正因如此,庭里的4名干警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过着闲暇的“隐世生活”,而是常忙于在各乡镇村舍之间奔波调解、定分止争。

他们常说:“调解案件虽然看起来耗精力、费口舌,远不如开庭审判来得快,但在处理农村常见的民事案件时,却是见效最快,也最受群众欢迎的。”

                                             咬人小狗办“好事”

猪、狗、牛都是农村常见的动物,有时甚至是农村一个家庭的主要“家庭成员”,与动物相关的案件在长水法庭也是屡见不鲜。今年春天,长水法庭的张少伟法官就受理了一起因“狗咬人”而引发的案件。

今年3月,马店焦河的张某到长水法庭起诉,称其3岁的儿子在玩耍时被邻居家的狗咬伤,要求索赔256元钱,但被告人田某拒不承认此事。为了查明案情,张少伟和书记员刘凯杰驱车二十公里赶到地处偏远的焦河村,在邻里之间打听询问,经过附近几个小孩证明,田某终于承认了事实,但仍然梗着脖子说:“就算是我们家狗咬的,我也不给赔!”

原来,张家和田家做邻居多年,期间不免有摩擦。田某称:“前年他家牛跑我家地里吃了我家的庄稼,我都没有让他赔,还有那一年,他家牛跟我家怀孕的母牛抵架,把我们家牛给抵流产了,小牛犊也没了,这算起来损失都一两千了,我也没让他赔啊,现在我家狗咬了他家小孩儿,凭啥让我赔?”

张少伟虽苦口婆心相劝,但田某油盐不进,来来回回都是一句:“反正我不赔!”

吃了“败仗”回法庭的路上,张少伟一直反复琢磨这个案子。张某的诉求并不高,仅仅是让田某赔偿孩子打疫苗的256元钱,但田某的态度也确是因积怨而生,如果处理不好,两家的关系就这么坏了,难免为以后邻里正常生活埋下隐患。这时候,郭新智的一句话使张少伟心中有了计较:“案件调解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借力打力。”

第二天,张少伟再次赶到焦河村,联系到村里的老支书,请老支书帮忙出面协助调解。就这样,老支书摆情理,张少伟讲法理,采用“背靠背”和“面对面”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解,“从法律上来讲,我们讲究的是一码归一码,从邻里相处的原则上来讲,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来处理相邻关系,如果给对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终于,张某和田某均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田某当场撤诉,两家互相道歉后握手言和。

“小案不能小看,在老百姓眼里,鸡毛蒜皮也是大事,因为那是他们的生活,法官要解决纠纷,但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当下纠纷,还要考虑到当前纠纷解决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长水法庭看来,这些看似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实实在在关系着老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必须夯实筑牢。

                                            “欠薪”大哥别任性

那是2016年的大年二十六,正是各家各户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却还有5位农民工兄弟因领不到工资而焦急地等待在长水法庭的调解室内。其实,这是农民工兄弟们第三次来到法庭了,前两次被告的包工头丁某都还“给面子”到法庭接受调解,但这一次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包工头还未现身。

这5名农民工兄弟于2016年上半年在丁某承包的工地上做砌工,工程结束后,丁某只付给了他们部分工资,剩下的便打上了欠条,欠下的工资共计7万多,这笔“巨款”牢牢牵动着5个家庭的神经。但后经多次催要,丁某均以开发商没有给钱为由推脱。无奈之下,农民工兄弟们一纸诉状将丁某告上了法庭。

“老乡,咱不等了,咱去找他,今天非让他给你们个说法!”看着农民工们焦急的神情,长水法庭的郭新智庭长坐不住了,决定主动出击。

 郭新智是长水法庭的“老人”了,认识的乡里乡亲多,很快就打听到了丁某的下落——人家正优哉游哉地在镇上买猪肉。

找到丁某后,丁某的脸色讪讪的:“这法院人……都快过年了,有啥事等年后再说不行吗?”

“我们等得起,老赵他们等不起,你还能在这儿买买猪肉,拿不到工资他们拿啥过年?”郭新智很气愤。因为正逢年关,镇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郭新智的一番话立刻吸引了周边群众的眼球。

“行行行,怕了你们了,这事儿换个地儿咱慢慢说……”

“不行,慢不得,明明是你打给他们的工资欠条,却总推说找开发商要,这都推了几次了,今天必须给个说法!”看到丁某如此要面子,郭新智决定趁热打铁。

“那你说咋办么,我也不是不认账,就是手头真没那么多钱……”

见丁某服了软,郭新智庭长立刻考虑从还款时间、还款方式入手进行调解。“老乡,这快过年了,看这老丁也确实一下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咱让他分期付款,先给你们一笔钱把年过去行不?”多番商讨后,丁某承诺当场给付5位农民工兄弟每人3000元,剩下的工资推后分期付清,5位农民工兄弟也愿意做出让步,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事情结束后,郭新智考虑到临近年关,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突出,当即决定到辖区工地上查看一番,如果还有为了讨薪问题而苦恼的农民工兄弟,就现场帮他们“支支招”。

就是这份责任心,使得长水法庭为了化解农村常见的类案纠纷,不断延伸工作触点,将调解室搬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一方面拉近了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距离,便于促进调解,另一方面,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据悉,2015年至今,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而在这个数字背后,是他们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不断前进的脚步,是他们不断奔走于纷争之门、经营于法理之场的身影。

这样扎根基层、以庭为家,苦么?他们说“圆满化解一起纠纷,回到法庭再用自己种的菜下一碗面条,心里美着呢。”

责任编辑:z    

文章出处: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