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正义赞歌,谱为民心曲

来源:修武县人民法院      发表日期:2021-04-06 11:17:10      访问人数:

“几双碗筷,吃住乡镇;几位法官,家长里短;几张桌子,就地办案;几间房子,定纷止争。”这是人民法庭的真实写照。修武县也有一个这样的法庭,它成立于1990年,管辖三个乡镇的民事案件和城关镇的家事案件,辖37个行政村,约5万余人,它就是修武县人民法院周庄人民法庭。

2014年,我有幸加入这个优秀的集体,一晃已经六年多了。六年的基层法庭生活,使我深刻感受到法官肩上的担子和使命。基层法庭处于化解农村矛盾的第一线,有些案件虽然事儿不大,但涉及群众的利益广、原因复杂。面对常常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原、被告,要倾听他们的诉求、书写他们的故事,传递法律的公正和温情。那一本本卷宗是一打厚厚的纸张,更是人民群众一个个急切的眼神、一张张无助的面孔、一个个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成为法官的那天起,“人民满意心方安”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应当被放在首位。

那是一个事故成因、责任划分均未认定的机动车侵权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发回,已经一年多了。接手案件时,我深感责任之重。法庭到案发地往返需要2小时,调查取证,模拟现场,我来回往返了5次,心里有了底。一面向受伤的老董释明诉讼风险,另一面向侵权的小杨讲清事实依据。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起棘手的案件最终调解结案。当老董握着我的手时说“闺女,多亏了你,为了我的两万多块钱,跑了这么多路”,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我想这才是法官的真正价值吧。

法庭处理的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往往对当事人来说就是一件“翻天”的大事儿,作为百姓身边的法庭法官,用法、用情、更要用心才能化解家长里短的矛盾,解开老百姓心中的疙瘩。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农民工李某等人的场景。当时十几名五六十岁的老人围坐在一起,说起他们的讨薪历程,个个面带怒气,情绪激动。这是一起历时四年,问题仍未解决的民事案件。我深知涉案人数多,矛盾突出,处理不当可能埋下信访隐患。便多次前往被告家中,坚持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被告也有苦衷和无奈,对履行当时的约定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便耐心细致地调解,促使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还不是事情的终局,履行完毕才是。之后每笔履行款,我都亲自督促、亲自发放。当十余名原告拿到最后一笔钱时,无一不对眼前这位被他们称作“小姑娘”的人赞不绝口,原来“小姑娘”也能解决他们的“大问题”。他们的感谢,让我深深松了一口气,一个群体性事件解决了,我的内心无比充实、安宁。

作为一名法官,让案件定纷止争是本职,但有时我不得不思考,诉讼是最好的方式吗?老曹与小苏的相邻权纠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本该是远亲不如近邻,却因为建房采光的问题生出嫌隙。老曹来到法庭,咨询如何维权。正好法庭有位干警与老曹是同村村民,了解到老曹的困扰后,我们主动联系村委会,在法庭主导、村委会及村里“和事佬”的鼎力协助下,老曹与小苏发扬“六尺巷”美德,各让一步,事情圆满解决。

一路跌撞,一路成长;一份执着,一行脚印。忘不了,炎炎烈日下,走村入户司法宣传;忘不了,寒风凛冽中,走访调查了解案情;更忘不了,柔和灯光下,翻阅案卷,敲打文书的身影……这一切,是我、也是所有基层法庭干警们前行的脚步。我们仍会不懈努力,积极进取,身居基层,甘于寂寞,面对荣华,乐于清贫,继续在我们热爱的基层法庭坚守公平正义,践行司法为民!(王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