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佳法庭:荆紫关法庭 “三省之交”乐耕耘

来源:荆紫关法庭      发表日期:2019-10-24 17:44:43      访问人数:

淅川县法院荆紫关法庭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有“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辖荆紫关、寺湾、西簧三个乡镇,辖区人口12.6万,辖区面积572平方公里,现有干警6名。近三年来,该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585件,其中调解结案551件,调解率达到91%。特别是由法庭牵头协调与湖北郧县南化法庭和陕西商南县湘河法庭签定的豫鄂陕交界处三地法庭司法协助协议,合力解决纠纷,很好服务了三地群众,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热心为民献真情

    “王法官,这支喜烟你一定要接,要不是咱法庭的帮忙,俺和秀梅这事也不会成……”。5月30日,一对中年男女来到荆紫关法庭,一边向法官发着喜糖,一边感激地说。

    男子叫刘俊义,现年43岁,淅川县荆紫关镇史店村村民。2010年,因与前妻感情不合,长期分居经法庭判决离婚。女子叫王秀梅,今年39岁,淅川县西簧乡人,2009年,前夫因罪获刑,后被判决离婚。双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认识,并逐渐产生好感。细心的办案法官发现这一微妙关系后,经过牵线搭桥,这对离婚男女从相识到相爱8个月后,于今年5月28日喜结连理。

    这是荆紫关法庭创新法治理念,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法庭针对离婚案件逐年上升趋势,在加大调解力度,努力促使家庭和睦的同时,荆紫关法庭主动转变法治理念,要求审判法官既当好“判官”,又当好“红娘”。办案过程中,对已经判决或者调解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关爱,建立离异情况登记表,积极为当事人牵线、搭桥、当“红娘”。

    巡回审判化纠纷

    “从事法院工作近20年来,我觉得审判工作说白了就是做‘人’的工作,法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真心诚意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荆紫关法庭庭长王葆兴谈到法院的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

    2008年9月30日,淅川县西簧乡柳树村一小组长蒙骗该小组6名村民签署协议,将该组400余亩荒山林地50年承包经营权,以2000元的价格转让给黄某。2008年底,国家开始对荒山林进行政策补贴,村民们这才意识到上了当,遂决定要回经营权。在多次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村民们向法庭提起诉讼。受理案件后,荆紫关法庭经多次调查取证,将“巡回审判庭”开到了柳树村,经过多次协调,最终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俺们是山里人,不知道这荒山林地国家还给补助钱。要不是你们法官出面,我们可就上当受骗喽!”2009年 12月16日,淅川县西簧乡柳树村七十多岁的姚小凤老人紧紧地拉住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三庭联动促和谐

    左脚踩的是河南、右脚踩的是湖北,后脑勺是陕西。

    这个地方就叫“一鸡鸣三省”。当地人是这样形容荆紫关的。早些年在进行严打时,曾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聚众赌博,警方去抓时,人们只需要把牌桌挪一挪,就到外省境内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管”地带。

    为了解决好这片“真空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淅川县法院党组和荆紫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荆紫关法庭牵头协调与湖北省郧县白浪镇法庭、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法庭,实行“三庭联防联调联治”机制。2007年3月,在商南县白浪镇,承包工程的河南人梁某驾驶工程车,碰伤了陕西人左某,梁某不肯赔付医疗费,左某告到了法庭。可商南执法人员到河南后遭到一些人围攻,相关法律文书没能送达,最后只能邮寄。由于被告梁某一直不露面,开庭采取了缺席判决。事隔两年,左某再诉梁某付二次医疗费,这次陕西法庭委托河南的荆关法庭办案,很快为左某要回了6000元费用。

    为了把司法协助常态化、制度化,这三个法庭实行月通报、定期召开会议,实现区域间司法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在民商事审判业务和执行领域的协作交流,强化三边治安联防联调,共同构筑大平安格局。仅今年以来,该庭共受理涉“三庭”居民民商事案件98件,其中调解结案76件,所判决案件无一发还改判。并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法院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陕西《华商报》均对这一创新做法进行了报道。

责任编辑: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