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助力精准扶贫看青海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日期:2021-01-28 15:17:38      访问人数:

      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年春天,脱贫攻坚战场传来捷报:位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省,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先后到海西、海东、西宁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牧区一线,与各级干部、企业员工、农牧民群众亲切交流、体察民情、共话发展。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几年来,青海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如今,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项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茶,一张张笑脸在群众脸上灿烂绽放,宏伟的小康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让真正的贫困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从开始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到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青海省三级法院干警始终冲在最前面。他们守士有责、守土担责、守士尽责的奉献牺牲担当精神,彰显着新时代高原法院人特有的博大情怀。





01

班彦村旧貌换新颜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总书记再来我们村吧,我们现在已经搬进新家了。让总书记看看我的新生活。”今年80岁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吕有荣,一直记着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班彦村握住他手时的情景。


      班彦是土语,音译过来是“富裕”的意思,预示着土乡儿女对富裕美好新生活的向往。班彦村坐落于互助县东南部,共有8个社369户1396人,是一个传统的土族村落。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媳妇难....这些“难”曾长期困扰班彦村上的129户村民。2016年,青海省将老班彦村五社、六社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2016年8月23日,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建设中的班彦新村,入户察看房型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同村民亲切交谈。


      “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视察期间提出的重要要求。


      2020年9月21日.记者来到班彦村,看到昔日的贫困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黄色围墙、红色大门的院落依次排开,硬化平整的乡间村路不再泥泞。在村里新建的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正带着孩子悠闲地享受着高原的阳光。


      乔迁新居后,吕有荣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儿子申请到养殖项目贷款20万元,养了300只羊。前不久,羊羔出栏,净赚了4万余元。新村搬迁时,政府给每个农户修了猪舍,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养殖八眉猪,当年年初每户分得一头母猪,四头猪仔。吕有荣盘算着,再过两个月,又能赚5000余元。


      除了传统的养殖业,班彦村还探索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做工精细,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村委会旁边,记者看到了一座颇具土族特色的传统院落,这里是班彦村的盘绣园。盘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成了班彦村村民增收的新产业。


      “总书记考察时强调,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米,同完善基本公共服方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班彦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英说。


      班彦村家家有绣娘。记者来到盘绣园时,发现针线在她们手间自如穿梭,一朵七彩艳丽的盘绣“太阳花”即将完成。“我们这边的土族妇女基本都会这门手艺,没搬迁之前,盘绣都是用来打扮自己,或者送给家人亲友,没想到现在还能用这个赚钱。”绣娘张卓玛什姐说。


      “我现在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能有两万余元的收入, 以前一家人都挣不了两万元。 张卓玛什姐感慨地说,“感谢扶贫驻村干部,他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从刚开始的‘白胖胖’变成了现在的‘黑黝黝’。”


      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 班彦村的旧貌换新颜是袁光平驻村以来最大的安慰。“现在我们这个村水、电、网、天然气等一应俱全,老百姓的生活跟城里人是一样的,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内生动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袁光平说,“从山上搬下来以后,大家积极发展生产、外出务工,较着劲儿脱贫。


图片


      东风送喜入新居,众志成城奔小康。从贫困村到“小康村”,“输血”只是手段,“造血”才是目的。班彦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门路,用3年多时间实现了“逆袭”。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09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班彦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10574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02

易地搬迁挪“穷窝”


      班彦村的巨大变迁,是青海高原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小康的缩影。据悉,青海省目前已累计搬迁5.2万户农牧民,让20万人通过“挪穷窝”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地处互助县林川乡的作干村,由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土壤流失严重等问题,村民们年人均收入仅有2500元,498位村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9人,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6年以后,作干村实施易地搬迁,从山上搬迁到林川乡政府所在地,村民从此告别了世代居住的穷山僻壤,迎来“挪穷窝"的历史性机遇。


      搬出“穷窝”,更重要的是让搬迁农户在“有所居”的基础上增加收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派遣驻作干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孟令革告诉记者,驻村干部提前就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谋划,即对于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产业帮扶,发展种植养殖业;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村民,实行入股分红,稳固增收,稳固脱贫;对于外出务工者实行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多挣钱,实现尽快脱贫。


      除了政策资金扶持外,合作社带动也加快了作干村村民们脱贫的脚步。联合互助县15家养鸡合作社的青海极智农养殖专业合作联社采取“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作干村贫困户发放鸡苗,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和销售。


      2020年4月13日,随着青询省拟摘帽17个贫困县公示期满,这个贫困户占到了全村人口一半的作干村顺利实现了脱贫。

    走进如今的作干新村,记者看到,一排排统一设计建造的院落错落有致,村道,电网等配套工程也一应俱全,新村还同时配备了环卫,养老和卫生等相关设施。现在,整个村庄呈现出美丽整洁而又富有乡土气息的田园之美。


      “现在村里铺了柏油马路,公交车啥的都比较方便,所以好多村民都出去打工。”孟令革对记者说,“村民年人均收入已有6000余元,不少人也买了私家车,有的村民家还有两辆车。”


      在记者到访的9月21日,作干村还举行了青海省四川商会捐资助学发放仪式。青海高院二级巡视员刘万珠、四川商会会长邓小斌、四川商会执行会长苏光强及部分在青四川民营企业家冒着濛濛的细雨参加了仪式。


      “我们被青海高院干警的爱心举动所感动,因为他们一直坚持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拿出来资助困难群众。”邓小斌深有感触地说道。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青海人民的感谢之情,对此以绵薄之力回馈社会、担当尽责,并表示今后青海省四川商会继续为青海的教育事业及乡村振兴献策出力。





03

盘活“双语小课堂”



      对于很多人来说,2015年,是极为平凡和普通的一年, 但对青海高院干警孙雪凯而言,则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接受组织安排,来到青海省同仁市曲库乎乡瓜什则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员,投身到精准扶贫这项光荣而神圣的工作中,一干就是5个年头。


      瓜什则村,现有235户1192人,60岁以上老人约150人。全村无集体经济,人均耕地面积约0.4亩,粮食产量甚低,亩产只有不足300斤。村民主要依靠打零工、挖虫草维持生计,因市场等因素影响,收入微薄,生活困难,多数村民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精准扶贫开展前期,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村落。


      “我要为我们自己所在的村、所在的岗位、所服务的百姓留下几件拿得出手、留得下印的事,也算是对得起自己这一段人生经历。”孙雪凯在一篇扶贫日记中这样写道。


      瓜什则村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入村伊始,语言成了扶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孙雪凯深知,摸清扶贫对象情况,一定要先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如果不能够顺利沟通,那么就不能很好地了解民情民意,精准识别很有可能无法开展。


      随后,孙雪凯和时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军商议,依托乡镇干部精通藏语的优势,由他们带领扶贫队员去作调查。于是,精准识别工作开始了,他们组织村两委会双语的干部,连续两个多月,天天进村入户,集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并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努力把双语干部培养成为政策宣讲的主力军。


      孙雪凯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早晨,天气酷寒阴冷、滴水成冰,他和李军去村里的官秀上庄入户了解情况时的情形。”当时没有车,我们只能徒步前行。刺骨的北风吹透了我的加厚防寒服,眼泪不停向下流,在脸上冻成冰,甚至感觉鼻子、耳朵都不是自己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热的。”孙雪凯回忆说。


      “曾经想像过100种可能,却出现了第101个结果,这是我入村前未曾想像到的。”孙雪凯这样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感受。


      诸如此类场景,在这几年的法院扶贫队员驻村生涯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正是凭借着这股韧劲,两位扶贫干部很快地融入了角色,掌握了各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也为精准识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瓜什则村党支部书记拉中加布说:“老百姓对两位同志的评价都很高,因为他们能吃苦,把我们村的贫困户家住在哪里、家里是什么情况等都了解了个底朝天,老百姓对他们的口碑是非常好的。”


      为进一步提高瓜什则村贫困户的汉语基础水平,提升就业能力和技能,2017年和2019年,瓜什则村扶贫工作队分别举办了两期藏汉双语文化扶贫专项培训班。重点讲述汉语常用语、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累计培训贫困户86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困难群众汉语交流水平,增强了其法律意识。


      培训班上,来自青海高院刑事审判庭、研究室、司法行政处的3名双语法官,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藏区现实生活和习惯,以案说法,重点讲述了党的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和精神,同时对几部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了深入迁出的阐释,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据悉,这项创新举措,在全国32家高级法院中,属于首创。通过培训,瓜什则村困难群众逐步树立起法治思维,有助于培养和谐有序的家庭生活、生活习惯,同时又武装了群众头脑,促进了良好社会形态的形成。




04

教育扶贫断“穷根”



     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带动、村民素质较低,一个个问题像绳子一样紧紧束缚住了瓜什则村的手脚,要打开局面,就要尽快找到突破点。从哪里着手呢?瓜什则村的两位扶贫工作队员经过多次调研、再三思索,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


     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握。大量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精准识别经验证明,贫困原因根本上是“素质缺乏” ,例如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缓慢。


     青海高院院长陈明国在调研瓜什则村精准扶岔工作时工作时也强调,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扶贫政策,对因子女上学等原因致贫的特殊困难家庭,要建立详细脱贫档案,争取多方力量进行帮扶。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通过技能培训、语言培训、控辍保学、促就保学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劳动致富,早日实现脱贫。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特别是培养和激发贫困学生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据介绍,瓜什则村扶贫工作队尽其所能为全村孩子争取扶持和帮助。


     近年来,瓜什则村扶贫工作队以排查困难学子为侧重点,会同村两委广泛摸排瓜什则村在校学生状况,对其家庭情况、收入来源、贫困户登记表等资料,做到应收尽收,最终确定里长期资助6名困难大中专学生,短期资助40余名中小学生。


     “踏踏实实学习,才能走出大山。上学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学校好坏,有文化、学有所成,才能有能力挣钱孝敬父母,变富变好才是光荣的。”青海高院驻瓜什则村第一书记陈明耀经常如此跟贫困孩子谈心。


     据悉,瓜什则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与中信银行西宁分行、青海省四川商会等爱心企业和组织联系,为4名贫困家庭学子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及住宿费6万余元,为两名孤儿争取到1万元助学金,为全村三所小学、50活余名师生购买了价值10万余元的取暖设备,文教体用具和衣服等。


     “此番善举,正是社会各届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关爱,让孩子们幼小心灵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家长们感受到无私的奉献,也激励家长们努力供孩子们读书,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健康快乐成长,长大后回报家乡,社会。”陈时耀对记者说。


     除了教育扶贫外,瓜什则扶贫工作队还帮助瓜什则新建了便民桥,通过水源地的改造让村民喝上了山泉水,这些都让当地村民十分感动。“现在老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很多。”拉中加布说。


     “他们经常来我家看望我,给我讲党的各项好政策,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逢年过节都会送各种物品。去年又让我享受公益性岗位,主要工作是清扫马路卫生,每个月都能拿1800元工资。现在我家里都装上宽带了,对我们贫困户真是太好了。”一说起瓜什则村扶贫工作队,村民角巴措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村里来一个车, 大家都很稀奇。现在虽然也买不了好车,但是比以前好多了,人们的眼界也开阔了,所以很感谢国家的政策。”聊起过去的经历,村里80岁的老党员索国的话语里溢满了感恩之情。


     “真的特别感谢法院扶贫工作队,如果不是有他们的帮助,我和哥哥可能就上不起学了。两年之后我就毕业了,希望能给妈妈一种更好的生活,不再让她这么辛苦。以后如果自己有能力了,我也想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来回馈社会。”角巴措的女儿才让卓玛自信地说着,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小康生活的憧憬。


     经过4年的持续发力,2019年,瓜什则村有7户28人达到并超过脱贫6项标准要求,经”两评议一公告" ,实现了脱贫。至此,瓜什则村的全体贫困户均摘下了贫困户这顶帽子。


     午后,柔和的阳光沐浴者红顾白墙的瓜什则村,这座高原传统村落、热贡特色藏寨显得错落有致,呈现出一派祥和恬静 ,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  |  《中国审判》 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