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法院:探索参与乡村治理新路径 下足“绣花”功夫解纠纷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日期:2020-07-24 08:53:09      访问人数:

  2020年3月31日,蒲口乡赵口村村委会挤满了人,这些人里年龄最大的是99岁,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拿回自己十九年前借出去的钱。“谢谢刘庭长和微微,没有你们法院的帮助,我这钱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拿上......”

倾囊相助 借款人却不知所踪

  1998年至2002年间,家住赵口村的郑某顺与同村冯某合伙经营电机厂。由于资金尚有缺口,郑某顺遂向本村及附近村村民借款,并承诺利息。后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村民的欠款,郑某顺选择离家出走,躲避债务十九年之久。这期间,从未回过家。

  这些年来,借款给郑某顺的村民们从没有放弃向郑某顺主张债权,虽然郑某顺一直在外逃避,但其家人一直在赵口村居住,他们便一直通过郑某顺家人催要欠款,但都以无力偿还为由推脱。借给郑某顺的钱,很多村民们都是拿出了自己毕生积蓄,不想看着自己的血汗钱就这样打水漂,村民们只能多次向村委会、乡政府反映问题,请求解决。村委会、乡政府也多次出面协商,但都因为郑某顺的下落无法查找,致使该事件搁置至今,为当地埋下了很深的信访隐患。

“一乡(镇)一法庭”+村委会 畅通纠纷反馈渠道

  凌立是赵口村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高阳法院蒲口法庭的人民陪审员。对于郑某顺拖欠村民欠款一事,凌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对此事也颇为知晓,但苦于郑某顺一直不露面,村里也一直没有解决此事。2019年,高阳法院“一乡(镇)一法庭”工作合力推进,蒲口法庭作为高阳法院八个乡镇法庭之一,成为了蒲口乡化解纠纷、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平台。2019年9月,经凌立介绍,这些村民们来到了蒲口法庭,希望蒲口法庭能为这起长达19年的纠纷提供法律帮助。法庭书记员和人民陪审员接待并听取村民的诉求后,迅速将此起纠纷上报给了蒲口法庭庭长刘松贺和副庭长王微微。

  刘松贺、王微微通过走访调查得知,该案所涉及的人数多达30余人,借款金额高达367645元,年龄最大的有99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有的债权人甚至已经去世。凭借多年基层法庭的办案经验,刘松贺、王微微意识到这并不只是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由于该案跨越时间已近二十年之久,刘松贺考虑到,如果债权人不提起诉讼,很可能会造成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庭建议由债权人提起诉讼,然后再进行调解,最终11起案子进入到了诉讼程序,14起案子进行诉前调解。

法官+人民陪审员 精细化梳理、化解矛盾

  在与郑某顺妻子沟通过程中,刘松贺发现,其反复提及冯某,该村民就是当年与郑某顺一起做生意的合伙人。经仔细询问得知,郑某顺因当时做生意向村民借款,生意没做成,应该是双方的责任,冯某只有把拖欠他们家的欠款偿清,自己才会把拖欠村民的欠款还给大家。现在该案件的关键点转向了冯某,刘松贺、王微微将此情况与高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崔广芝、“一乡(镇)一法庭”工作分管领导史春雪汇报并听取意见后,决定以郑某顺和冯某的矛盾为突破口,多次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冯某。冯某虽表示愿意偿还10万元欠款,但是家庭条件导致的经济拮据,使他的确拿不出这笔数目不小的欠款。据知情人提供线索,冯某管理着当年两人合伙办厂的旧厂厂房及设备,尚有利用价值。刘松贺、王微微和赵口村村干部一起,制作、发布厂房、设备出租信息,经多方努力,最终将冯某闲置多年的厂房出租了出去。厂房设备租金加上冯某拿出的占地补偿款,正好凑够了十万元。这十万块钱给郑某顺系列案件带来了转机。

  有了冯某的这十万元钱,蒲口法庭人民陪审员又给郑某顺女儿做工作,“您父亲年事已高,常年漂泊在外,应该让他回家安度晚年,和冯某达成和解对您的父亲、对25位债权人都是最好的结果。”经过多番劝解,郑某顺女儿同意帮父亲偿还借款12.5万元。郑某顺家虽然接受了调解,但两家拿出的钱一共是22.5万元,远远不够足额偿还债权人的欠款367645元,这个难题又摆在了刘松贺、王微微等蒲口法庭工作人员面前。经过查阅郑某顺存留的账簿,详细记载的每家每笔借款款项的数额及期限,最终将偿还原告的数额确定为主张数额的50%—70%。在确定思路后,蒲口法庭工作人员与赵口口村干部相结合,组成工作组,克服疫情带来的阻力,线上线下逐个普法说理,晓以利害,最终取得25名当事人的理解,原告们表示愿意作出一定让步,放弃部分债权,同意按蒲口法庭意见办理。

  3月31日下午,在赵口村村委会协助下,蒲口法庭工作人员将11起进入诉讼程序的案款发放到位,11位原告当场撤诉。其余未进入诉讼程序的14起案件款项也已经在村委会主持、见证下全部给付完毕。刘松贺、王微微以及蒲口法庭的全体工作人员在高阳法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历时7个月,终于将这起长达十九年、涉案人数较多的民间借贷纠纷成功化解。

“终于对乡亲们有所交代了”

  25起案件欠款全部偿清后,郑某的妻子流下感激的泪水,“拖了这么久,终于对乡亲们有所交代了,老郑回来也有脸面对乡亲们了,终于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蒲口法庭与乡政府、村委会密切配合,坚持预防在先的乡村治理理念,充分了解群众意愿,提前发现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护了村民的利益,为乡镇的信访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蒲口乡党委书记牛辉这样评价。4月8日,赵口村的村民代表,也是此起系列案件的当事人,将一面烫有“维护公民权益 捍卫法律尊严”的锦旗送到了蒲口法庭工作人员手中,表达他们对高阳法院和蒲口法庭的感激之情。

  高阳法院在推进“一乡(镇)一法庭”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民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尝试“一乡(镇)一法庭”+村委会、法官+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书记员工作新模式,不断推进司法服务重心下移、服务下沉、资源下沉,下“绣花”功夫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用法治引领、保障乡村自治和德治,推动形成“联村共治、法润乡风”的新局面。

 

作者:高阳法院孙利  审核:李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