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法院“强法庭、优服务、聚合力”
服务保障西气东输工程气源点阳光岛建设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阳光岛位于该县长沙镇外海13公里,自2008年建成以来,已成为全国重要的LNG(液化天然气)接卸基地、供应基地、储备基地和市场(交易)中心。2019年12月1日,该岛(江苏LNG扩建工程)列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年规划接卸规模达2000万吨,泊位数量、接卸规模均为全国最大。截止2021年底,洋口港阳光岛共计接卸506艘LNG船舶、4190.8万吨液化天然气,外输天然气582亿方,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点,对缓解长三角地区清洁能源紧张局面,保障华东及部分华北地区天然气安全供应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如东法院积极履职尽责,主动靠前服务,“强法庭、优服务、聚合力”,为阳光岛和洋口港开发建设提供强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强法庭,打造司法保障“桥头堡”。针对阳光岛和洋口港开发建设带来的司法需求,申请设立如东县人民法院洋口港人民法庭。坚持资源倾斜,不断优化法庭建设。策应港口现代化建设步伐,建成近23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法庭,落实一站式建设要求,在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窗口,积极构建“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跨域联办”现代化诉讼服务格局。坚持人员倾斜,配齐配强审判团队。落实强基导向,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年骨干人才充实法庭一线,截至目前共为法庭配备4名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4名书记员,7名在编干警中4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坚持政策倾斜,着力打造特色典型。将法庭干警服务大局、诉源治理等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激发干警扎根港口、服务一线积极性。自建庭以来,洋口港人民法庭先后涌出全国执行办案标兵曹锐、江苏省优秀女法官严洁等一批先进典型,2021年一年内实现省级荣誉大满贯,相关经验被最高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报道。
二、优服务,畅通纠纷化解“主渠道”。积极履行审判职能,强化司法引领作用,做到“能源岛开发建设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强化诉源治理,构建纠纷化解联动机制。积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属地政府、港口企业沟通联络,精准摸排征地拆迁、生产经营、劳动用工等纠纷苗头,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一线。港口开发建设以来,会同属地政府靠前化解矛盾纠纷二十余件,积极发挥法律智库作用。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纠纷化解效率。建立涉港口纠纷快立、快审、快执专门机制,确保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执行,尽全力保障天然气生产运输安全,多起涉天然气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运用上述机制快速解决。发挥桥梁作用,增强专业解纷能力。主动争取海事法院设立巡回审判点,积极配合巡回审判点工作,强化矛盾纠纷联调处置。2019年一起起重船触碰洋口港陆岛通道管线桥事故发生后,会同海事法院,提前介入矛盾纠纷,为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落实提供法律支持,有力保障管线快速恢复供气。
三、聚合力,拓展营商环境“朋友圈”。发挥司法职能优势,广泛开展合作共建活动,不断扩大服务保障港口开发建设“朋友圈”。坚持党建引领,与辖区边防派出所、消防、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等单位开展党建合作共建活动,以融合凝共识、以共建聚合力,争当表率、争做贡献,走在前列。落实精准普法,组织干警“送法上岛”,开展安全生产、劳动合同、交通安全、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培训,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工人依法维权,相关做法受到港口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为港口生产生活安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强化文明执法。坚持合理适度原则,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切实保障港口开发和能源岛建设。一起涉外地法院保全阳光岛工程机械的案件,充分发挥属地法院职能,积极协调,促使采取“活封”的方式,允许施工企业继续使用工程机械,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为企业安心落户营造法治营商环境(胡小义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