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法院嘉泽法庭“左邻右理”品牌服务乡村振兴

来源:武进法院      发表日期:2022-11-21 19:25:55      访问人数:



    近年来,嘉泽法庭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部署要求,实施“一法庭一品牌”建设,因地制宜,创设“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全力推进“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主动融入地方网格治理体系,推动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了法庭参与乡村治理的特色品牌。

    一是构建立体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阵地作用。嘉泽法庭结合实际,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网格治理体系。“镇庭”联动,与镇政府共同拟定镇庭联动框架协议。明确镇相关部门、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庭开展网格工作的职责,建立由分管领导挂帅,镇综治、司法、网格中心、各基层网格组织参加的多部门联动体系。“庭所”共建,与嘉泽司法所签约共建,与嘉泽派出所携手打造“携调”嘉园工作室。搭平台、组团队、定机制,携手共建,联动联调,有序开展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优势互补、纠纷同调的“前哨式”工作新机制。固化“法官进网格”工作模式,制定《嘉泽法庭“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工作实施细则》。组建4个“1网格法官+2调解员+N网格员”综合模式团队;将嘉泽镇“19个村+1个社区”划分为4个服务责任区,每个村(社区)都设立法官工作室作为固定联系点,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片区;综合团队负责责任片区内的法律指导、矛盾化解、诉讼服务等工作,网格法官每周与责任片区内的村(社区)进行线上联系,团队每月到各村(社区)法官工作室工作不少于两个半天,每季度对责任片区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从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来看,团队下片区时间远多于两个半天。强化线上工作互动,组建片区工作群。网格法官根据网格员在群里通报的矛盾纠纷情况,指导网格员开展调解工作。相关工作通过村工作台账、法庭工作台帐,每周梳理“左邻右理”服务站解纠纷情况,并由村镇网格平台上报区网格中心。

    二是凝聚激活调处合力,保障推进基层共建共治。嘉泽法庭联合多元调处力量,开启溯源治理新实践。搭建多元解纷平台,通过与基层原有的调力量对接,把基层各职能部门、以及农村最面广量大的调处力量纳入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从而构建力量下沉、法治提升的社会关系调处机制。依托乡镇政法综治中心,建立基层调处组织、市场行业调解、驻庭人民调解、诉讼调解相结合的四调联动平台。根据矛盾纠纷的复杂程度,对部分纠纷先分流到村基层调解组织、行业市场调解办自行调解,或分流到网格片区,在网格法官指导下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到法庭驻庭人民调解室诉前调解或立案审理,20205月以来,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0余件。规范筑牢法治力量,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多元调解工作流程,法庭专门制作《调解流程表》(当事人的基本身份情况、调解情况、进网格调解情况)和《被告送达线索确认表》(被告身份情况、经营活动情况、纠纷起诉前的处理情况、原被告有无其他纠纷),发放给各调解组织,明确每个案件需要确认的三类16项内容,通过一案二表,规范整个调解流程,为诉讼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所辖乡镇农村经济特点,加大对调解员、网格员和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的培育力度,为了提升辖区内人民调解员对于土地纠纷案件的调解能力,嘉泽法庭通过以案释法、专业培训等方式,为全镇20个村(社区)专职调解员进行法律培训,就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给予专业指导,为提升嘉泽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贡献力量。此外,还邀请镇、村二级人民调委会专职调解员,到法庭旁听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一步向专职调解员讲解土地承包纠纷中的常见法律问题。2020年以来,常态化培训机制进一步优化,针对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事、邻里矛盾纠纷等常见案件,定期开展类案庭审旁听和现场培训,培训范围从点扩大到面,从解决个案矛盾到培养一支专业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借力网格助推审判,依托“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力量,优化提升互动机制,探索“网格协助送达”工作机制,运用网格工作群,了解被告联系信息及人员活动等情况,同时利用团队下片区时机,与村(社区)沟通情况,开展集中送达工作;探索“网格协助调查”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协助调查取证等难题,对涉及到土地流转、房屋权属等历史成因复杂的案件纠纷,通过相关部门、基层组织协助做好调查工作;开展“网格协助办案”工作机制,对婚姻家事、相邻关系、物权保护纠纷等,邀请基层调处组织、网格员,借助人情地缘优势,协助化解纠纷。

    三是创新深化典型方法,全面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嘉泽法庭根据所辖乡镇特点,综合施策,全方位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乡村振兴添动力。2022624日,嘉泽法庭落地省法院服务乡村振兴(嘉泽法庭)实践基地,也是全常州唯一一家挂牌的基层法庭。考察实地,根治源头。就群众反映较多的“外嫁女”土地权益问题以及土地纠纷,网格法官深入村居开展工作,与村委村民进行沟通。根据考察情况,就村规民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与村委进行探讨和释明,最后村委接受法院的指导意见,在法律规范指引下修订了村规民约,推动68余起“外嫁女”“成员资格认定”土地权益纠纷得以一揽子化解,纠纷在网格内得到主动化解。该做法写进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年度人大工作报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前介入,排查隐患。建立纠纷排查“周调度、月研判”制度,每月会同镇综治、司法等部门在四个片区分别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区域内主要矛盾纠纷,定期发布《嘉泽法庭左邻右理法官服务站工作动态》,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预警建议。2021年以来,嘉泽法庭会同镇综治、司法等部门共排查乡镇主要矛盾纠纷217起,会同镇相关部门现场调处纠纷203次,联动各社会力量参与化解合同、家事、侵权等各类纠纷412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送法入企,助力发展。法庭充分发挥法官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与行业协会、企业等建立法律咨询辅导机制和在线工作联络机制,推行“全景式”服务营商,将“法官进网格”与“法企同行”“法惠民企”深度融合,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围绕疫情对行业、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网格法官深入企业、市场,就租赁、买卖、用工等各个方面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进行预判分析,帮助行业、企业纾解困难,恢复生产经营,稳定就业。智慧诉服,高效便民。2022925日,“龙城e诉中心”湟里站在湟里司法所揭牌。“龙城e诉中心”是为了满足偏远地区当事人和高频诉讼群体诉讼需求,“量身打造”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网点。在“龙城e诉中心”,可以实现“全市域、全流程、全场景”的诉讼服务全覆盖,可以实现在家门口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全流程业务办理,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一站通办、一键直达、一次办好、一站多能”的优质司法体验。

    四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领美丽文明乡村建设。嘉泽法庭始终以党建引领打造优秀民商事审判队伍,深入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动自觉。支部建设增强凝聚力,嘉泽法庭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人民法庭党组织“桥头堡”作用,不断提高法庭干警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并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效能,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工作。先后获省高院集体二等功、市中院集体三等功,被常州市委政法委表彰为“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干警先后获“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全市法院办案标兵”“全市法院优秀书记员”“武进区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精准对接形成公信力,为进一步提升司法审判能力和司法公信力,嘉泽法庭主动接受基层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先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百余人次视察人民法庭,每季度选取典型案例邀请镇相关部门、各村书记、专职调解员旁听庭审,让人大代表更直观地感受法院审判工作,将进一步增强法院审判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对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和办案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路线扩大影响力,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调解纠纷、法律指导、法治宣讲等百余次,同时采用公众号宣传、网格平台发布、开辟法官说法专栏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形成社会治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沈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