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法院太湖新城人民法庭“三维一体”全面推进诉源治理

来源:吴江法院      发表日期:2024-01-22 19:07:03      访问人数:

    2023年,太湖新城人民法庭全庭干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人民法庭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的法律优势,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积极争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司法局评为“全市‘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先进集体”。

    一、锚定三个目标,绘出枫桥式人民法庭发展方向标

    一是提升司法服务质量。2023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473件,调撤率69.59%(其中调解率44.74%),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9.80%,平均审理天数40.2天,简易程序适用率87.17%,服判息诉率92.53%,发改率1.52%。审判质效指标显著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司法的需求。

    二是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加强人民法庭与街道、村(社区)的协作衔接,全面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打造“一镇一庭一产业”品牌,构建一套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法庭三级分层诉源治理体系,“产业+村(社区)”司法服务新模式服务模式受新华社关注,宣传视频被新华社转载。专题研究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路径,与相关街镇就涉农土地租赁纠纷等问题加强沟通研判,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区委政法委牵头推进的区镇村三级矛调中心,参与打造“一站式”分级解纷工作法,5个乡村(社区)法官驿站、共享法庭等“融诉驿站”直接入驻村(社区)矛调中心,在横扇街道矛调中心开设太湖法庭随驻窗口,以“线上工作站”为常态化运行方式,开展指导调解、联合化解、预警分析等延伸工作。全年为村镇在线答疑81次,线下解纷56件。

    二、扎根三片区域,找准“新时代前沿阵地”治理硬需求

    一是松陵街道:持续深耕“3+N涉房产类纠纷化解机制”。针对松陵街道数量较多、涉群体广泛、化解周期较长的房地产纠纷情况,太湖法庭联合松陵街道、区房管处共建“3+N”涉房产类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并就商品房小区治理问题,建议松陵街道以机制运行为基础,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党建引领决策“共建”,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制定小区治理规范,召开联席会议或座谈会16次,实地调查21次,推动治理工作规范有序。针对群体性纠纷,通过“示范诉讼+联合调解”的形式,以“示范判决”为参照,协同街道、住建局等主管部门约谈开发商联合调解,成功调解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202件,196件物业纠纷案件在诉前得到化解,一起因车位使用权引发的纠纷通过推动业委会制定公共车位使用规则,提升小区自治水平,源头化解纠纷。更新完善审判工作机制,针对数量较大、案情简单、金额较小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探索建立“支付令+示范裁判+小额程序”的三步工作法,联合松陵街道、区房管处及各社区根据物业服务水平设置物业服务公司白名单,分层次处理相关纠纷,以期大部分无争议案件以支付令形式快速审结。

    二是横扇街道:建立健全“产业+村(社区)”司法服务新模式。以与横扇街道联合出台的“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建设枫桥式村(社区)”工作方案为基础,立足辖区横扇街道毛衫产业家庭式中小规模经营为主的特点,主动将助力产业发展与推进村(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在村(社区)化解产业纠纷,以纠纷预防促村(社区)治理,打造“产业+村(社区)”司法服务新模式。在16个村委会设立远程服务点,为毛衫产业经营者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依托社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配合完成送达、保全等辅助事项30余次。2023年度,成功联动化解一批因毛衫制衣厂厂长“跑路”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涉及人员达142人,对非工资债权进行诉前调解并司法确认56件,对于工资债权引导通过劳动仲裁程序确定债权。法庭助力横扇街道已建成2个无讼村。

    三是八坼街道:建议规范涉农租赁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基于近年涉八坼街道涉农土地租赁纠纷案件呈现增多趋势,以吴江法院近五年涉农土地租赁类案件为分析样本撰写《涉农土地租赁纠纷调研报告》,并向八坼街道发送《司法建议书》,建议规范涉农租赁,司法助力乡村振兴。强化营商服务,通过增加巡回审判频次,提高基层解纷水平。

    三、健全三项机制,优化“诉源治理全链条”化解新体系

    一是细化规范指引机制,助力发展治理有序化。指导制定并发放合同范本,助力中小企业合规经营。围绕毛衫涉诉纠纷反映出的交易不规范、证据不充足等法律风险,派发经营用格式合同、法律手册千余份,实地走访经营业主300余户,以标准化交易文件助力毛衫经营者防范交易风险。协助村社区制定个性化村规民约,提升村集体自治水平。已为2个村(社区)制定20条个性化村规民约,将涉毛衫产业纠纷协调、矛盾调处引导纳入村民自治准则。

    二是完善司法建议机制,助推社会治理好效果。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规范司法建议发送及管理流程,做到“类案问题深入调研+堵点难点建章立制+长期回访跟踪问效”。全年共形成毛纱产业、物业纠纷、涉农租赁领域专项报告3份,向辖区2个街道发送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2份,其中,推动构建房产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优秀及苏州市法院十大优秀司法建议。建议均得到街道办积极回应,并将司法建议“议到实处”,通过部门联合座谈、引入专业调解、发布典型案例等举措,召开专题会议5次、实地走访6次,推动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和物业监管、生产经营合规监管等,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三是更新人才培养机制,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细化队伍分工,专项提升专业水平。成立诉前、诉中、诉后专组,设置管理员分组管理,制定工作清单明确各组各人员职责,责任到人,诉前团队与诉中团队一一对应,审判员、书记员、调解员、调解助理1111配比,提速诉调对接节奏,诉后团队设置报结专员、卷宗整理专员,专业分工,精细化管理。任务清单上墙,实时展示业绩情况。常态化统计责任清单对应成效,并于法庭内部按周、按月进行公示,“挂图作战”,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监督全员积极履职,鼓励全员争创先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根据履职情况,2023年度共发出“岗位平时工作考核提醒通知书”8份,督促相关人员精益求精。打造基层治理实训基地,法治人才持续孵化。建立“社区交换生”工作机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由法庭资深法官进行专题培训2次、业务交流座谈会2次,邀请社区工作人员至法庭参与庭审观摩5次。通过委派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调解+跟案学习的方式解决,法律人才学习难题。全年委派案件30余件,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法庭连续两年为辖区政府输送优秀书记员到解纷一线。形成了自培外输、接收委培、委派调解+跟案学等三种符合基层实际的法律人才培训体系,持续为基层解纷队伍的能力提升贡献法庭力量。

    四、汇聚三方力量,构筑“融贯式综合治理”共治大格局

    一是联动党委政府力量,共绘高质量发展“同心圆”。建章立制共推诉源治理,联合横扇街道制定《关于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建设枫桥式村(社区)的工作方案》。联合松陵街道办、房管处制定《关于建立涉房产类纠纷“3+N”联动化解机制工作方案》,建立“联调联动”矛盾调处机制,提前介入群体性、涉信访等重大敏感纠纷,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签订工作方案的形式,打造良好合作基础,第一时间响应对接板块司法需求,2023年在纠纷化解和机制建设等方面与板块的沟通协调30余次,得到辖区领导支持和肯定。辖区一起5亿余元的项目投资障碍通过审判得以顺利解决,项目投资稳步推进中。

    二是凝聚省际合作力量,合谋一体化繁荣“一盘棋”。鉴于两地审理涉毛纱产业类纠纷的同质性,联合桐乡市人民法院濮院人民法庭共同签署《关于服务毛纱业发展的司法协作备忘录》,从推进诉讼服务联办机制、完善全域司法共享机制、建立信用联合评价机制、构建多维联动互动机制等方面多维度深层次交流,助力产业发展稳进提质。2023年度,太湖法庭联合濮院法庭以“实地授课+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办主题为“毛纱产业涉诉案件法律分析及建议”的法治宣传课1场,助力中小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

    三是携手代表委员乡贤商贤等社会力量,架起乡村振兴“连心桥”。联合商会共同化解纠纷4件,促使案结事了;联合商会共同实地走访商户30余户,了解经营状况、化解潜在诉讼风险;召开“商诚信,法同行”座谈会,指导商会制定合同范本,为商会答疑解惑,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建立人民调解+乡贤调解工作机制,针对涉农租赁纠纷、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纠纷等特殊类型纠纷,邀请乡贤共同调处案件3件,共建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