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人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说来说去你的态度也是有点问题的。这毕竟以后还要做邻居,能和解了不是更好吗?”
“那我觉得不行!”原告激动地说。
“大兄弟,你别着急,坐下慢慢说,咱们今天就是来解决事情的,你放心,一定让你们都满意。”
3月25日,栾川法院潭头法庭“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调解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
原告朱某与被告马某、李某的宅基地依次相邻,三家共用一条通道。由于原告在县城生活,不经常在家,马某在未经朱某同意的情况下在公共通道上建设生活用房。被告李某见状后便也在公共通道上建起了建筑物,致使原告家通往外界的道路被阻断。原告发现后,便拨打110报警电话,要求二被告拆除建筑物,恢复通道通行。经多方多次调解未果,原告一纸诉状将二被告告上法庭,依法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由潭头法庭法官和杨来法代表及来自该镇汤营村、纸房村、石门村、潭头村身兼调解员的县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民调主任组成的调解组,共同参与到本次调解中来。调解员们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勘查、现场劝导,随后组织当事人到“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一开始,三方互不相让,一直僵持不下,调解过程并不顺利。然而调解员们没有放弃,大家又分组对当事人进行调解,结合实际情况,从情、理、法入手,分别向各方当事人宣传讲解《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和《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劝解邻里之间以和为贵。原、被告慢慢放下心结,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七点半,近四个半小时的耐心调解后,当事人三方多年的积怨终于得到了化解。
“在这特殊时期,咱法庭这么重视我的事情,真是太感谢法官和调解员们!”调解结束后原告感谢道。
“如果由法庭判决,三方相应都会有不少损失,不但不利于矛盾纠纷化解,还会加深积怨,更不利于邻里和睦相处。”谈起参与调解这起案件的初衷时,杨来法代表这样说。
潭头法庭充分发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这一优势,邀请其他乡镇人大代表参与进来,凝聚化解矛盾合力,主动作为,聚焦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焦点和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领域不断坚持深入调解,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认可,为构建平安和谐栾川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成功调解纠纷10余件,其中5起民间借贷纠纷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和劝导,被告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潭头法庭将继续发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的力量,力争矛盾早察觉、纠纷早调解,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群众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