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法官陈红涛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日期:2020-06-30 10:26:18      访问人数: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办过大案要案,但案件只要到了他的手中,总能得到有效处理且让人信服。他就是召陵区人民法院召陵法庭庭长陈红涛。

法庭建设不遗余力

2003年进入召陵区人民法院工作后,陈红涛靠着踏实、好学、敬业的精神,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精通业务的人民法官。

根据院统一工作安排,2012年他被派到基层法庭工作,2015年2月到召陵区人民法院召陵法庭担任庭长。陈红涛依然清晰记得刚到法庭时的场景。

“映入眼帘的是坑洼的地面、‘危楼’和满院的庄稼。当时,法庭一楼因地面凹陷导致常年积水浸泡地基,水电供应不上。”陈红涛回忆说,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法庭工作的正常开展。

到任后,在取得村民的理解支持后,他对法庭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办公楼、整修线路……在水电供应正常后,陈红涛着手推进法庭标准化建设,在审判法庭加装庭审直播装备,完善法庭厨房、活动室、车库等设施。几年来,法庭面貌焕然一新,干警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陈红涛还强化法庭管理,激发法庭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使大家安下心、俯下身,扎实做好法庭工作。

处理案件公平正义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陈法官救活了我们企业。”2019年12月3日下午,召陵区人民法院召陵法庭出了一件新鲜事:一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同时来到法院,给陈洪涛送来了两面锦旗并致谢。

此案的原告是一家建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该公司将与之合作的一家建筑公司、一家置业有限公司和吴某三被告诉至法院。法庭查明,2016年9月原被告双方签订有供需合同并约定逾期结算利息,后因被告不支付部分货款,原告请求法院判决三被告支付原告混凝土款331万多元及120多万元利息。

立案后,陈红涛历时两个月做了大量的庭前调查,发现双方争议焦点是120多万元的利息,而被告资金周转不开,资金链面临断裂。他多次到双方企业调查、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各退一步,依法达成调解协议,获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法官办案不是只看举证下判决,很多案子,还是要多跑一跑、查一查。”陈红涛说,当法官尤其是基层法庭法官,要立足审判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相促进的工作思路,把民事案件当民生问题来办、当作民心问题对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警人,不断创新法庭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机制,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工作中,陈红涛用好人民法庭靠近乡村、贴近百姓的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经常开展巡回审判等诉讼服务,以案说法,传播法治理念,逐步增强了乡村干部群众懂法、遵法、善于用法的法治意识。

2019年5月17日上午,陈红涛将一起民事纠纷案件的开庭现场,搬到了案发地——召陵区万金镇栗门张村村民委员会。

该案的起因是一根香蕉皮。李某和郭某是对门邻居。2018年6月,李某家门前被人扔了根香蕉皮,李某认定是邻居郭某家人所为,两家人因此发生争吵。其间,郭某及其妹妹与李某发生撕扯,李某婆婆杨某上前劝架,导致李某和杨某受伤,经鉴定其伤情为轻微伤。2019年3月,李某和杨某将郭某及其妹妹诉至法院,要求两被告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26800余元。

为快捷有效处理矛盾纠纷,扩大法治宣传效果,陈红涛决定采取巡回审判方式,在案发地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在近三个半小时的庭审中,陈红涛充分引导双方表达诉求,耐心听取双方意见,通过平等询问,更加清晰地还原了案件事实,情法并用的调解,让双方当事人及旁听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法院的公平正义。最终,这场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驻村帮扶为民解忧

2017年11月,陈红涛被任命为召陵区召陵镇呼雷张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的三年来,他积极参与当地治理,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帮助该村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把一个“软、弱、涣散”的“信访村”转变为规范、整洁、美丽的“先进村”。

召陵镇呼雷张村长期基层组织不健全,村集体资产长期被个别村民侵占,村“两委”办公场所年久失修,个别村民长期赴省、赴京上访,村内各项工作均垫底。该村在2017年以前被上级组织部门评定为“软、弱、涣散村”。

在担任召陵镇呼雷张村第一书记后,陈红涛详细了解了该村情况,与包村干部一起相继走访了该村的老党员、老代表、老教师,倾听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走访了解中,陈红涛发现该村“软、弱、涣散”的根源是基层组织不健全、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于是,他帮助该村配齐、配强“两委”班子,带领该村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

为解决该村建村舍资金紧张问题,陈红涛向召陵区人民法院党组作了专题汇报,争取10万元资金帮助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019年5月,新建成的呼雷张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修路、为贫困户改造危房、争取助学金,秋收时协调相关部门为全村1683亩耕地进行无公害深翻,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疫情期间协助村民做好防疫工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红涛为村民办了数不尽的实事、好事、暖心事。

作为一名法官,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村民们遇到大事小事,都愿意找陈红涛帮忙解决。在他的耐心调解下,一件件矛盾纠纷逐渐被化解。

“陈庭长待人热情,没有一点架子,群众有啥问题,他都会主动上门服务,说的话入情入理,群众都信服,现在上访的群众也都息诉罢访了。”呼雷张村党支部委员柏兰停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陈庭长好样的!”该村致富带头人郑志芳夸赞说。

在驻村帮扶期间,陈红涛也没有放松法庭工作,他深知法庭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阵地”,干警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法院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他在全庭设置五个工作室,将每位干警的工作特点、业务专长、获得荣誉作以归纳总结并公示在办公室外,接受群众监督,取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与信任,也增强了干警的职业荣誉感,激发了干警工作热情,受到召陵区委政法委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他还推行系列便民措施,每天及时更新便民小黑板及去向牌,争取让当事人少跑路、办成事;在全庭推行为当事人让一把椅子、端一杯水、说一声问候活动,争取拉近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快审快结涉农民工、涉企、涉军人军属案件,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在2017年至2019年度全院审判绩效考核中,召陵法庭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18年、2019年陈红涛连续两年被评为办案标兵,全庭未发生违法违纪情况。